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深入与横向拓展,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 “全球化时代中法人文交流模式新探”课题组基于迄今为止中法之间人文交流的实践与认识,结合现今人文交流的亮点与趋势,推出“全球化时代中法文学交流”系列讲座,探究中法文学双向互动交流的具体实践与模式创新,以进一步加深中法文明的交融互鉴。2020年9月28日,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上海市作协副主席、翻译协会副会长袁筱一教授带来了“全球化时代中法文学交流”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新世纪的法语文学:如果现代派错了呢?》,讲座由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法语系系主任鲁京明教授主持。此次讲座在腾讯会议展开,通过B站进行全球直播。袁筱一教授的讲解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又高潮迭起、妙语惊人,袁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野宏大、信息充沛的演讲,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新世纪法语文学的全景图。
袁筱一教授以安托瓦纳·贡巴尼翁(Antoine Compagnon)引用的罗兰·巴特的“如果现代派错了呢?”的质疑为起点,首先回顾了法语文学尤其是法国文学在19世纪所经历的荣光,而后谈及法语文学的现状和未来:新世纪的法语文学刚刚走过了第二十个年头,竖起新世纪的先贤祠还为时过早,而文学呈现出分散、多样的状态,尚未出现主流样式。为了更好地阐明新世纪法语文学的特征,袁筱一教授提示了三个关键词——回归、危机、丰富,本次讲座就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对新世纪的法语文学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描摹。
一、回归:永恒的叙事和自撰的兴起
袁筱一教授指出,以新小说派、荒诞派为主体的先锋文学再也无法形成重大的文学潮流,结构主义等文艺理论和批评思潮也只能各领数年风骚。在新一代法语作家的写作中,似乎法语文学又渐渐开始有了故事、情节的回归。叙事的回归也就意味着文学开始回归社会、事实、历史,开始关注周遭。通过列举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Jean Marie Gustave Le Clézio)、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并以近些年出现的法国文学力作《复仇女神》《天上再见》等为例,袁教授指出当代作家关注的不是人的行动所构成的事件,而是人物本身。
同时,回归历史并不代表想象力的限制,相反地,在新世纪法语文学完全打破了文类的界限的基础上,新一代作家将想象与现实糅杂在一起,创造出文学特有的真实性。从卢梭开始的自我虚构(Autofiction),在福雷斯特(Philippe Forest)的作品中有了继承。作家们敏锐地捕捉到对科学的自信的动摇——意识到无论是哀痛还是快乐,幸运还是不幸,都是薛定谔之猫,都来自于偶然和不可测。而所谓自撰(Autofiction),不过是对存在的另一种想象而已。超越了自撰的形式,文学还可能是一种自嘲。自嘲是对上一个世纪的嘲讽和清算,似乎每一代作家都逃不过这一命运。洛朗·比内(Laurent Binet)在《语言的第七功能》(La septième fonction du langage)中就尽情嘲讽了现代派。
总之,在袁教授看来,新世纪的法语文学在种种危机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回归文学传统,一方面,这证明了文学终结论的破灭,另一方面,文学家、批评家们的眼光又重新回到了某种叙事,那是一种吸收了新的特色的叙事方式的回归。
二.双重的危机:社会与文学
袁筱一教授指出,每个时代都有其危机,在以批判和质疑为法兰西民族精神之代表的法国,文学危机的回响从未中断。从胡塞尔“欧洲的危机”,到新小说家萨洛特《怀疑的时代》,文学在20世纪不仅像黄金时代那样质疑社会、周遭、人,还质疑自身、质疑语言。19世纪之后法语文学最好的时代似乎结束了,20世纪文学跟不上娱乐的脚步,就有可能遭逢真的危机。我们常常给新世纪的文学作出如下总结——那是“难读”的文学。对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读者来说,20世纪后的法国文学在外国文学中似乎地位不再那么牢固。这是法语文学自身没有考虑过的,新的文学走向带来的传播危机。进入20世纪之后,法国是否能够出现与新媒体、新方式进行无缝接轨的严肃作家,这是法语文学要面临的问题。
不仅如此,这种危机也是对文学自身危机的认识——现实主义、介入文学这一类直面社会危机的文学仍无法阻止危机的到来。然而事实证明,只要人存在,文学再经历危机也不会灭亡,但是社会的危机仍然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和叙事一起回归的,可能是对社会危机的书写。袁教授提到了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他是新世纪以来拥有最多读者,最擅长描写现代社会的作家之一,他无所顾忌地破坏小说的传统、语言、界限,他正是把社会的危机同时对换成了文学的危机和语言的危机,而不是直接质疑文学和语言。
三.丰富:从法国文学到法语文学
再次,袁筱一教授提出,法语文学的希望在哪里?新世纪的法语文学可能不再有巴尔扎克式的情节,不再能够出现骑士性的人物,也不再有一个一统天下的流派,非主流写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是文学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则体现出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文学的多样化为文学保留了不断开拓主题的可能性和生命力。新世纪以后,法国以外的法语文学更加活跃。例如,比利时的诺冬(Amélie Nothomb)和图森(Jean Philippe Toussaint),以及本·杰伦(Tahar Ben Jelloun)、玛丽·恩迪亚耶(Marie Ndiaye)、蕾拉·斯利马尼(Leïla Slimani)等非洲法语文学作家的崛起正是法语文学不断拓宽其疆域的最好证明。
在袁筱一教授演讲之后,作为讲座与谈人、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讲座教授的余中先教授对袁教授谈到的回归、危机和丰富一一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余教授认为所谓的传统的文学形式一直都存在,只是人们往往把目光聚焦于那些标新立异的新小说、荒诞派上,而发展到极致之后的所谓回归,是带有新的叙事特色的某种回归。至于危机,每个国家都有其社会危机在文学上的回响,俄国经历苏联解体,德国的两德合并,美国的9·11事件,至于法国,那可能是移民问题、经济危机,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随着文学中图像化、数字化的介入,种种新现象的兴起是可以预见的。而法语文学的丰富正是法语人一直关注的,新一代的作品从社会话题和写作手法都有所创新。此外,余教授还提到新世纪法语文学中几个新现象——女性作家的写作形成一定的风气;书写战争的作品也在一战后一个多世纪又席卷而来;新世纪似乎没有出现雨果、萨特、左拉那样的文学大师,但是可以想象仍旧会出现足以进入文学史的新作家。
讲座的最后,袁筱一教授与余中先教授、鲁京明教授共同探讨了新世纪法语文学的走向,并为听众们做了精彩的总结。在几位教授的梳理和启发下,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收获颇丰。至此,由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全球化时代中法人文交流模式新探”课题组举办的“全球化时代中法文学交流”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圆满完成,在此过程中,1200多位听众汇聚云端聆听袁筱一教授的精彩演讲,收获满满、受益良多,且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讲的精彩继续!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 图/翁冰莹 、于依 文/王立泓、翁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