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

华东师范大学赵刚教授“虞苏美校译之《三国演义》研究”讲座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1-07-15      浏览次数:

202177日晚,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赵刚教授为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师生举办了题为“虞苏美校译之《三国演义》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英语系主任杨士焯教授主持。



赵刚教授对虞苏美教授所校译的《三国演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挖掘译者身后的故事,将译者带回前台,再现这一翻译行为的始末,厘清各种影响这一行为的关系,进而研究该译本有别于前期译本的特色以及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首先,赵教授为在座师生介绍了《三国演义》英译及研究现状以及虞苏美教授其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演义》英文全译本有三部,分别是1925年邓罗(C. H. Brewitt-Taylor)译本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1994年罗慕士(Moss Roberts)译本Three Kingdoms: a Historical Novel,以及虞苏美根据邓罗译本校译的The Three Kingdoms,该译本自2014年由Tuttle Publishing出版发行后,又于2017年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制作为双语对照版,引起了翻译界的关注。《三国演义》这部巨著人物众多,历史场景复杂,政治隐喻或典故繁多,虞苏美教授在短短几年内以忠实而灵活、平实而生动的译笔高质量地进行校译并呈现在读者面前,与其深厚的学问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息息相关。

其次,赵教授分析了虞译《三国演义》的始末,着重关注翻译的时长、翻译行为的发起、译本的性质、翻译中的继承与创新、原本的选择以及译文的接受度等六个问题。

接下来,赵教授基于译本分析并结合举例,归纳出虞译《三国演义》的三个特点:虞译本是基于正确理解原文的准确翻译、是更为忠实于原作的翻译;是以当代大众读者为中心的动态翻译(dynamic translation)——这一点是该译本最为突出也是区别于其他译本的显著特征。译者之所以采取动态翻译的策略,是因为其锁定的目标读者是当代大众读者,这与以大学课堂教学以及学术研究为目的的罗译本有着本质的不同,也与近百年前出版的邓罗译本有所差异。不同于邓译本采用威妥玛拼音,虞译本为了适应现代读者的需要,采用现代汉语拼音处理人名和地名,并省略和弱化了部分不影响情节发展的人名、地名、官职名;从语体角度分析,邓译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语特色,用词正式、学术、典雅,甚至包含古体词,语句较长且少用标点分割,而虞译则倾向于采用现代英语,用词朴实、句子简短,长句间多使用标点符号进行分割,从而使译文更易理解,更贴近读者;此外,虞译避免了邓译毫无注释及罗译注释过多的极端情况,其注释精简合理,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最后,赵刚教授表示,中国典籍外译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话题,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塑造中国软实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典籍外译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此项研究填补了学界先前对虞译本研究的空白,归纳总结其所得出的“动态翻译”策略及实现这一策略所使用的手法,对中国典籍外译具有重要意义。

在问答环节中,在场师生积极和赵刚教授互动交流,赵教授针对大家的问题做了耐心的解答。讲座在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 虞一菲